
一、政策背景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出
▼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强调
▼明确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措施,充分发挥体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制定;
2021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中指出▼深化体教融合;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智能体育产业;
▼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体育设施电子地图;

2021年:《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加大资金支持,完善配套政策,压实地方责任;

▼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各省也相继发布了“十四五”体育产业规划,明确了未来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二、常见问题
缺乏科学技术:现有运动场所仅解决了“在哪练”的问题,无法提供更多价值;
缺乏锻炼指导:群众运动中无法无法得到相对科学的指导,无法解决“怎么练”的问题;
缺乏健身管理:运动从来都是循序渐进,“从制定计划到完成计划”,群众无法有效地制定适合自身的计划并监督完成;
缺乏融合服务:运动相对比较独立,没有融合其他元素,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服务运动场景。

三、公园智慧化说明
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于运动环境,打造人与物、人与空间能互感互应的“感应空间”,促进人与环境的交互,让运动场地“活”起来,并灵活应用采集到的数据,做二次数据开发利用。
根据场地使用场景不同,通过运动健康服务云平台获得目标人群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位置分布等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向社会开放体育应用数据,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体育信息服务的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如提供健身场地、器材、停车位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实时查询,运动量、运动方式提示和指导等服务,以体育信息服务促进体育消费;此外,体育主管部门还可以与政府其他部门进行数据互联互通,发布实时户外活动适宜指数等,方便市民的健身活动。

(二)系统特点
具有在线发布信息、在线组织发布比赛功能,真正将线上、线下融为一体,打造智慧运动、“云上”运动。



历史每日运动人数统计分析:年龄比例、性别比例、运动时间、运动人数等。

按月/按周进行统计分析,会员平均每周运动频次、会员平均每日运动时长、不同年龄运动人数统计/不同性别运动人数统计、不同时段运动人数统计、不同BMI运动人数统计/会员以及游客运动总时长等。

历史每日运动人数统计分析:年龄比例、性别比例、运动时间、运动人次等)

历史每日运动人数统计分析:年龄比例、性别比例、运动时间、运动时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