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一,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的新力量,同时也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生活品质的着力点。刚刚过去的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战线通过体育消费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持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让我们梳理一下2023年体育产业工作的点点滴滴,感受体育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冰雪经济
这个冬季,冰雪经济在大江南北持续升温。来自中国铁路哈尔滨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数据,去年11月,黑龙江省热门旅游城市铁路日均客发量,漠河同比增长416%,哈尔滨同比增长513%,亚布力同比增长1308%,冰雪游出行呈现加速回暖、复苏强劲趋势。
12月23日,四川省第六届全民健身冰雪季在汶川县羌人谷滑雪场启动。据四川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9年以来,四川已连续举办5届四川省全民健身冰雪季活动,参与活动人数累计超过3000万人。
另据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发布的消息,(2023-2024)雪季截至12月23日,崇礼共接待游客125.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1亿元。去年以来,张家口市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签约冰雪装备产业项目2个。截至目前,签约冰雪类项目53个,计划总投资49.49亿元,14个生产性项目已投产,14个服务性项目已实现运营。
跟着赛事去旅行
2023年,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广西学青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相继举办,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创新性地举办“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在全国掀起体育消费热潮。
以杭州亚运会为例,据统计,去年9月23至10月8日,杭州接待游客总量达4345.9万人次,日均271.6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长112.4%,带动杭州住宿、餐饮、零售消费489.6亿元,比赛事前增长15.6%。
7月28日,伴随着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正式开幕,成都及周边旅游热度迅速攀升。由美团、大众点评的数据显示,大运会开幕的首个周末,成都的旅游预订量(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同比增长超200%。飞猪数据显示,大运会期间成都进出港的国内机票同比前年增长约1倍、火车票预订量同比前年更是劲增4倍,同时,大运会期间成都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前年增长超2.8倍。
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2020年8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名单。2023年12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在苏州组织召开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总结交流会。
40个试点城市因地制宜、主动作为,不断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取得了良好成效。经统计,2022年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在1088元至4266元之间,平均值为2576元,比2021年增长7.11%,比2020年增长19.65%。40个试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约为6821亿元,比2021年增长7.21%,比2020年增长17.95%,均高于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
户外运动行动方案
2023年10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自然资源部、水利部、林草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促进户外运动设施建设与服务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在6个方面提出了28条实实在在、含金量高的措施,为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精准高效的政策保障。
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在促进户外运动消费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户外运动场地设施建设,丰富消费空间;二是加大户外运动高质量产品供给,满足消费需求;三是强化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优化消费环境。
户外运动产业大会
去年,户外运动成为产业发展新蓝海。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国新增户外运动相关企业6.7万家,同比大幅增长92.78%。
10月27日至29日,2023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在云南大理举办。本届大会覆盖“山、水、路、空”全域户外运动项目,涵盖高端论坛、产业展览、推介洽商和体验展演四大板块。会上发布了《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2-2023)》、“大理户外运动消费场景”,揭牌了“云南中体户外运动产业学院”。
体育旅游精品线路
2023年国庆节前,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了12条“2023年国庆假期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这些精品体育旅游线路在“双节”假期成为中外游客追捧的旅游目的地。
“双节”假期,广西贵港“韵动荷城,露营天堂”体育旅游线路接待游客56.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1亿元。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及周边,游客们在“村BA”赛场拍照打卡、体验村寨民俗风情,享受“村BA”和民族风情带来的无限乐趣。
制造业服务化
5月26日至29日,以“破局·蝶变,演绎新时代体育产业”为主题的2023年(第4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在厦门举行。
展会为期4天,分为健身展区、体育场馆及器材展区、体育消费及服务展区、政府展区四大主题展区,共有1565家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