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体育产业的“困”与“变”

2022-05-20 15:06

图片


图片

2019年12月以来疫情发生已经两年多,体育行业遭遇了较大冲击,在特殊的疫情背景下,人际距离被严格限定,人群聚集被限控,人气提升被限制,使得以坪效度、人流量、转场率为命脉的体育产业遭受重创,自然对体育产业产生巨大的约束、阻滞、制约。


图片


▼ 竞赛表演业几近停止,健身休闲业、体育教育与培训部分转移到线上,但也只起到维护用户的作用,难以获利;


▼ 体育场馆建设及其服务基本停止,体育用品销售通过线上电商弥补部分线下损失,出口业务大幅削减;体育信息与传媒勉力维持;


▼ 体育经纪通过线上电话会议等形式保持客户关系;体育管理活动仅限于观察形势并研讨、推出政策;


▼ 其他体育服务业中的体育博彩、体育旅游等基本停止。


…………


图片


因此,许多人不能积极参与他们家庭以外的日常个人或团体体育或身体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倾向于减少体育活动,有更长的屏幕时间,不规律的睡眠模式以及更差的饮食,导致体重增加和体能下降。


图片


“云健身”应运而生,快速增长。


图片


“其实民众并不是不想健身,而是很久以来缺乏好的途径。互联网有偶像、专业人物带练,通过简单有趣的健身视频,民众不仅容易上手,还能获得情绪的释放。”邱予表示。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20岁以上人群中不愿健身的理由中占比最高的为“没时间”,达30.6%;缺乏场地和经济限制分别占比10.8%和4.1%。


图片


同时,在2020年疫情期间,国际奥委会曾组织发起一系列线上体育活动,吸引了5000名奥运选手以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3亿人参加。


数据显示,2021年某短视频平台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长208%,直播收入同比增长141%。“云健身”频成网络热点话题,不少民众跟随健身博主进行室内锻炼,认为“很方便”“有互动感”。在某知名健身博主的直播间,实时观看人数过百万,粉丝的互动留言在屏幕中快速滚动。


图片


但是同时,运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也更受到重视,民众大多缺少专业运动知识,没有量身定做的运动计划,对于体重指数、锻炼时长、运动强度、动作规范性等更需要受到重视的运动指标更是缺乏了解,盲目跟风导致运动损伤等更是屡见不鲜。在最近的网络热议中,也有很多民众反映“云健身”之后身体不适,甚至受伤。


图片


互联网+体育


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培育智能体育产业;同时,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开发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建设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体育设施电子地图。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更加便利。民众的生活方式日趋线上化,“云健身”将继续带动民众的健身热情,推动全民健身。线上+线下也将会变成日常运动的新常态。


图片


蔚来“云”智道助力线上运动


蔚来“云”智道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感知、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把数字体育与现实体育联系在一起,进一步解决了网络城市、数字空间与现实体育、物理空间相分离的问题。具有广泛覆盖、协同运作、智能处理、可持续创新等特点。通过“物联网+体育”的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和运动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高效率、低成本的智能化服务使体育事业的参与者能进行高效的协调运作,促进“线上+线下”的运动方式,助力云赛事、云健身的开展。


图片


同时,作为“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发展领域,项目亦能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发展体育服务行业,着力做好体育聚集人群的服务工作,盘活体育资源,进而满足城市群众日益增加的体育运动需求,需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手段,整合资源,把服务落到实处,让运动成为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


   最后,根据场地使用场景不同,通过运动健康服务云平台获得目标人群运动方式、运动量、运动位置分布等数据,并进行大数据分析,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向社会开放体育应用数据,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体育信息服务的增值性、公益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如提供健身场地、器材、停车位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实时查询,运动量、运动方式提示和指导等服务,以体育信息服务促进体育消费;此外,体育主管部门还可以与政府其他部门进行数据互联互通,发布实时户外活动适宜指数等,方便市民的健身活动。


图片


    蔚来“云”智道,以“科技”、“全民”、“智能”、“互联”、“生态”为要素,开启一个面向所有人而创造的全新运动生活方式蓝图。